2019-12-16 21:26:55
紫月的小秘密(隐藏日记),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哦~~~~所以咯,请先注册或登陆*^_^*紫月总是在写“回忆录”,过期补写的日记点击推荐日记查看*^_^* 努力积极写日记~~~补啊补记录*^o^*
【第1756天*4Y-9M-21D】钢琴识谱教学中的亲子教学
[ 2014-04-14 15:08:33 | 作者: 紫月 ]
直到前天,在黄老师的纠正下
我才意识到我犯了溢溢在学钢琴中陪练至命的错误
那就是给予式的帮他读谱,这个是大错特错的
导致溢溢识谱有依赖性,不肯自己看谱,要我在旁边唱谱他才肯弹
正确的作法应该是:让孩子自己看谱,让他自己思考,自己把谱给唱出来,必要时再提醒。
在当今的钢琴学习中,一些教师中往往只重视钢琴弹奏技巧,而忽视识谱能力的培养。认识和熟读五线谱是儿童钢琴学习的重中之重,因此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家长给予密切的配合。下面提出几点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提醒法
在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开头的几个音儿童可能会认真的去识谱,但在接下来的弹奏中他们很容易按照谱子上标注的指法去“猜”音。很多儿童启蒙教材由于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问题,一般在指法安排上都很有规律,所以很多儿童通过只看指法也能顺利的弹奏。为了避免出现儿童“猜”音的情况,可以让儿童在开始弹奏每首曲子之前先把谱子上的每一个音“读”出来。做这项工作之前,家长可以先把谱子上的指法遮住,防止儿童通过指法去猜音。在识谱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要让儿童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如果儿童一时想不起来,家长可以通过“提醒”的方法(比如告诉儿童中央C 的位置)让儿童自己来找音,而不要直接把音告诉儿童。
二、像学习母语一样识谱
相比较之下母语——汉字要比五线谱复杂得多。既然我们能用科学的方法识字,那么只要方法正确学习五线谱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五线谱上的每一条线、每一个间都代表了一个有固定音高的音,而且没有重复。要想把每个音都记住,首先要先搞清楚音和音之间的距离概念。《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中提到:‘从一条线到邻近的一条线中间隔了一条河,要“跨”过去,在键盘上要隔一个音;从一个间到邻近的间中间有一堵墙,也要“跨”过去,键盘上也要隔一个音。但从线到邻近的间,或从间到邻近的线叫“走”,在键盘上是旁边的音。这种“跨”和“走”的概念,对于儿童最好用大动作,家长可以在地上划线,让孩子用全身动作体会“跨”和“走”的区别’。这种认谱的预备练习将会帮助儿童提高识谱能力,因为当他正式接触五线谱以后,就不会死数线和间上的音,而是看前后音之间的关系,而同时很快就能找到琴键上的关系,脑子就灵活多了,反应也就快多了。
三、边弹边唱
根据笔者的观察,每个小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都大不相同。有的孩子识谱很快,从来不感到费劲,还有一些孩子反应比较慢,学得吃力。例如,有的小朋友懂得一面弹,一面继续往下面小节的音符去看。也就是说,眼睛走在手的前面。而另外的小朋友却是弹到哪里,看到哪里,想到哪里,脑子不先行一步,这样就耽误时间了。识谱慢的孩子不一定是智力差,这里关系到一个方法的问题。家长可以让儿童在弹琴时边弹边唱。如果要求儿童在弹琴的同时把谱子上的音唱出来,那么就能避免儿童出现脑子跟不上手的现象了。这对儿童弹奏的准确性及养成儿童勤动脑的好习惯非常有益。边弹边唱的练习刚开始的时候必须放慢速度,家长不必太着急,让儿童慢慢想好了再进行弹唱,等儿童熟悉了这种技能后才能慢慢加速,使弹唱更加流畅。
四、慢速识谱
用不合适的速度去识谱也是造成多种错误的原因之一。对于一首新曲子来说,速度太快一切都来不及准备。眼睛、脑子走不到前面,拍子乱了,节奏也就乱了,手来不及到位就一定会找错位置弹错音。这样断断续续的识谱,节奏和音调都破坏了,更别提曲子的完整性了。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放慢速度去识谱。
五、分节、分句、分段练习
音调的熟悉,节奏的把握,技巧动作的习惯都要依靠重复。但是重复的部分太长也不利于记忆,所以我们可以用分节、分句、分段的练习。这样练习表面上看起来只学了一句,但却牢牢的掌握了这一句,比起学了四句,一句也没掌握要好得多。
六、严谨的学习态度
对于很多儿童来说,学习钢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陶冶情操,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因此,要求儿童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学习钢琴,远远要比学会一两首乐曲重要的多。这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学习本身更重要是一个道理。作为家长辅导孩子学习钢琴不仅要有耐心,也要讲科学讲艺术。家长的辅导能力和辅导方法,直接关系到孩子在钢琴领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成效的获取。我很理解家长帮孩子读谱的这种做法,因为家长希望孩子能在钢琴课上多学一些知识。但是他们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由于缺少独立的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从而对“识谱”这个技能掌握不牢,同时也增加了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使孩子养成不勤于思考的惰性。所以,在孩子学钢琴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应该督促和帮助孩子学习,巩固知识,如期完成作业,切记不可以替代孩子。
学习钢琴并不是单纯的动手指,要针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训练。钢琴识谱能力的培养是钢琴教学中的基本教学手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将亲子教育引入钢琴识谱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突破。在这个复杂而漫长的识谱过程中,家长要密切配合钢琴教师的教学。在儿童学习钢琴的早期为他们打下良好而牢固的基础,使今后的钢琴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演奏技能获得快速而健康地发展。
我才意识到我犯了溢溢在学钢琴中陪练至命的错误
那就是给予式的帮他读谱,这个是大错特错的
导致溢溢识谱有依赖性,不肯自己看谱,要我在旁边唱谱他才肯弹
正确的作法应该是:让孩子自己看谱,让他自己思考,自己把谱给唱出来,必要时再提醒。
引用
钢琴识谱教学中的亲子教学
文:摘自网络
在当今的钢琴学习中,一些教师中往往只重视钢琴弹奏技巧,而忽视识谱能力的培养。认识和熟读五线谱是儿童钢琴学习的重中之重,因此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家长给予密切的配合。下面提出几点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提醒法
在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开头的几个音儿童可能会认真的去识谱,但在接下来的弹奏中他们很容易按照谱子上标注的指法去“猜”音。很多儿童启蒙教材由于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问题,一般在指法安排上都很有规律,所以很多儿童通过只看指法也能顺利的弹奏。为了避免出现儿童“猜”音的情况,可以让儿童在开始弹奏每首曲子之前先把谱子上的每一个音“读”出来。做这项工作之前,家长可以先把谱子上的指法遮住,防止儿童通过指法去猜音。在识谱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要让儿童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如果儿童一时想不起来,家长可以通过“提醒”的方法(比如告诉儿童中央C 的位置)让儿童自己来找音,而不要直接把音告诉儿童。
二、像学习母语一样识谱
相比较之下母语——汉字要比五线谱复杂得多。既然我们能用科学的方法识字,那么只要方法正确学习五线谱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五线谱上的每一条线、每一个间都代表了一个有固定音高的音,而且没有重复。要想把每个音都记住,首先要先搞清楚音和音之间的距离概念。《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中提到:‘从一条线到邻近的一条线中间隔了一条河,要“跨”过去,在键盘上要隔一个音;从一个间到邻近的间中间有一堵墙,也要“跨”过去,键盘上也要隔一个音。但从线到邻近的间,或从间到邻近的线叫“走”,在键盘上是旁边的音。这种“跨”和“走”的概念,对于儿童最好用大动作,家长可以在地上划线,让孩子用全身动作体会“跨”和“走”的区别’。这种认谱的预备练习将会帮助儿童提高识谱能力,因为当他正式接触五线谱以后,就不会死数线和间上的音,而是看前后音之间的关系,而同时很快就能找到琴键上的关系,脑子就灵活多了,反应也就快多了。
三、边弹边唱
根据笔者的观察,每个小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都大不相同。有的孩子识谱很快,从来不感到费劲,还有一些孩子反应比较慢,学得吃力。例如,有的小朋友懂得一面弹,一面继续往下面小节的音符去看。也就是说,眼睛走在手的前面。而另外的小朋友却是弹到哪里,看到哪里,想到哪里,脑子不先行一步,这样就耽误时间了。识谱慢的孩子不一定是智力差,这里关系到一个方法的问题。家长可以让儿童在弹琴时边弹边唱。如果要求儿童在弹琴的同时把谱子上的音唱出来,那么就能避免儿童出现脑子跟不上手的现象了。这对儿童弹奏的准确性及养成儿童勤动脑的好习惯非常有益。边弹边唱的练习刚开始的时候必须放慢速度,家长不必太着急,让儿童慢慢想好了再进行弹唱,等儿童熟悉了这种技能后才能慢慢加速,使弹唱更加流畅。
四、慢速识谱
用不合适的速度去识谱也是造成多种错误的原因之一。对于一首新曲子来说,速度太快一切都来不及准备。眼睛、脑子走不到前面,拍子乱了,节奏也就乱了,手来不及到位就一定会找错位置弹错音。这样断断续续的识谱,节奏和音调都破坏了,更别提曲子的完整性了。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放慢速度去识谱。
五、分节、分句、分段练习
音调的熟悉,节奏的把握,技巧动作的习惯都要依靠重复。但是重复的部分太长也不利于记忆,所以我们可以用分节、分句、分段的练习。这样练习表面上看起来只学了一句,但却牢牢的掌握了这一句,比起学了四句,一句也没掌握要好得多。
六、严谨的学习态度
对于很多儿童来说,学习钢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陶冶情操,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因此,要求儿童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学习钢琴,远远要比学会一两首乐曲重要的多。这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学习本身更重要是一个道理。作为家长辅导孩子学习钢琴不仅要有耐心,也要讲科学讲艺术。家长的辅导能力和辅导方法,直接关系到孩子在钢琴领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成效的获取。我很理解家长帮孩子读谱的这种做法,因为家长希望孩子能在钢琴课上多学一些知识。但是他们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由于缺少独立的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从而对“识谱”这个技能掌握不牢,同时也增加了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使孩子养成不勤于思考的惰性。所以,在孩子学钢琴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应该督促和帮助孩子学习,巩固知识,如期完成作业,切记不可以替代孩子。
学习钢琴并不是单纯的动手指,要针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训练。钢琴识谱能力的培养是钢琴教学中的基本教学手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将亲子教育引入钢琴识谱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突破。在这个复杂而漫长的识谱过程中,家长要密切配合钢琴教师的教学。在儿童学习钢琴的早期为他们打下良好而牢固的基础,使今后的钢琴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演奏技能获得快速而健康地发展。
【第1702天*4Y-7M-26D】纠正塌手型
[ 2014-02-19 09:58:02 | 作者: 紫月 ]
溢溢遇到了几乎所有钢琴初学者都会遇到手型问题
即:塌手型
没保持好,手指就会不自觉的塌和翘指。
纠正塌手型,是项耐心活儿,要不厌其烦的纠正
这是溢溢近阶段学琴的重点抓项目
1、手指自然弯曲,同手掌—起构成一个半圆形,呈空握球状球状;
2、掌骨关节(通常称第三关节)及所有手指关节都应凸起。应避免和纠正最易出现的手指第一关节和第三关节(指掌关节)塌陷呈凹状;
3、手指应自然分开原则上刚好—个指头对准—个琴键;
4、整只手(从整个前臂到手)应以水平位置摆在琴键上、应使手指摆正,与琴键排列平行、大指应同样放在琴键上面;
5、手指触键的基本位置应取在白键与黑键距离的约三分之一处。当触按黑键时,整只手应向黑键位置前挪,手指应弹奏在黑键前端位置。
即:塌手型
没保持好,手指就会不自觉的塌和翘指。
纠正塌手型,是项耐心活儿,要不厌其烦的纠正
这是溢溢近阶段学琴的重点抓项目
引用
钢琴手型的基本要点
1、手指自然弯曲,同手掌—起构成一个半圆形,呈空握球状球状;
2、掌骨关节(通常称第三关节)及所有手指关节都应凸起。应避免和纠正最易出现的手指第一关节和第三关节(指掌关节)塌陷呈凹状;
3、手指应自然分开原则上刚好—个指头对准—个琴键;
4、整只手(从整个前臂到手)应以水平位置摆在琴键上、应使手指摆正,与琴键排列平行、大指应同样放在琴键上面;
5、手指触键的基本位置应取在白键与黑键距离的约三分之一处。当触按黑键时,整只手应向黑键位置前挪,手指应弹奏在黑键前端位置。
【第1663天*4Y-6M-11D】溢溢学琴第3次课及钢琴学生进行固定音高训练的基本方法
[ 2014-01-26 09:30:56 | 作者: 紫月 ]
引用
钢琴学生进行固定音高训练的基本方法
大量实践或资料表明,3岁到6岁是儿童掌握固定音高概念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幼儿的听觉极为单纯与敏感,在钢琴(包括其他乐器)上反复奏响的每个音都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需参照任何标准音,记忆与听辨这些音高对幼儿来说可谓轻而易举,这是成年人所望尘莫及的。因此,进行固定音高概念培养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
(1)3岁至4岁
这时期的幼儿多数还没有开始学琴、家长可采取让幼儿边认谱边听音的方式,让其对各种音高的记谱法及音响有一个最初的认识,在实际作法中,可将放大尺寸的五线谱中的音符作为一种趣味性的游戏让孩子辨认,对于不同时值的音符可采用击拍的方式让幼儿进行听辨。家长可使用钢琴上固定音高的唱名,边弹琴边唱给孩子听、与此同时也让孩子对钢琴键盘结构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用这种让孩子多听多看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无论是在听觉上,还是对日后的钢琴演奏都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4岁至5岁
4岁以后,有些孩手已开始学习钢琴。此时。儿童每天弹琴的各种练习材料便是训练固定音高的最佳教材。例如,"小汤普森"这套材料,它的一至五册中的音高已遍及了钢琴上所有的半音以及各种协和的与不协和的音程甚至和弦,这些被儿童反复练习过的音高材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留在他的记忆中,此时,钢琴教师与学生家长切莫只强调学生的演奏技巧与进度,而忽视了对其听觉上的培养,
具体方法是:教师最好在钢琴课上每次拿出一点时间让儿童听辨并唱出其反复在琴上练习过的音高,即提示那些已印入脑中的音高,使之不能被忘记。并且要准确唱好为佳。
在钢琴课上这样作有两点益处:
首先这种作法使学生对于音程的听辨有足够的重视,并当成一种作业来完成;其次也能够让家长认识到这一作法的重要性,家长除了监督孩子练琴外,应在每次练完琴后拿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儿童的听辨、模唱进行日常的监督。用这种方法进行练习至半年左右时,学生便能对钢琴上的12个半音及弹奏过的所有音程、和弦在听辨能力上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此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各种原位的与转位的三和弦与七和弦作进一步的听觉培训。但应注意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约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学生便可毫不费力地记住并掌握在12个半音上所建立的各种和弦。
(3)5岁到6岁
学生经过两年多的演奏与听音、模唱训练后,固定音高概念在其心目中已形成。但这时,他(她)在对固定音高的反应上主要是停留在对各个单音、和声音程以及各种和弦的听辨与模唱上。如果让其变被动为主动地的完全脱离钢琴准确地唱出某些具体的固定音高,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让学生练习不参照任何标准音而唱出十二音中的任何音的练习。
具体的方法是:学生根据自己内心已有的固定音高,在钢琴的监测下,想像并哼唱十二音中的的任一音。进行的程序仍是从单音、音程、和弦等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来进行。每天坚持练习,并复习以前听辨与模唱过的音高材料,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便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固定音高来准确无误地唱各种复杂的视唱了。至此,全面的固定音高概念便以形成。
【第1669天*4Y-6M-24D】漫漫习琴路
[ 2014-01-17 14:57:54 | 作者: 紫月 ]
4岁半这阶段的娃
对于刚开始枯燥的练那几个音实在提不起兴致来
老师引导,家长跟进,孩子坚持,三者缺一不可。
溢溢虽然专注力还有待加强
但能在我的哄骗加利诱下认真练琴
已经值得表扬了。
科学的入门方式是为长远学习打好基础的关键。
考虑小朋友的肌肉和骨骼均未发育成熟,尚不能完全胜任强有力的弹奏,所以开始阶段幼儿用断奏方法练习会比较适合。
全臂断奏法的作用在于找到手臂的自然落体重量通过指尖沉落在琴上的感觉,使弹琴时手臂放松,灵活,手指触键稳,准。
先让手的肘部向上抬起带动前臂再带动手腕,手掌提起,手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弯曲。手臂抬至谱架的位置,然后手臂放松,不对手臂施加外力,让手臂自己落下,落的时候弹奏的手指要比其他的手指略伸长一些,对准要弹奏的音,落下后按在键上,指端站立好,掌关节不能塌陷,手腕与琴键平行,触键的手指只要能支撑着就可以了,不要用过多的外力,其他不按键的手指只是放在键上,不再用力,不要碰响其他琴键,也不要过高翘起,造成紧张。手型保持,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全臂断奏的过程。
从第一个音开始发出好听的声音(比较亮,比较有共鸣)。
考虑小朋友的肌肉和骨骼均未发育成熟,尚不能完全胜任强有力的弹奏,所以开始阶段幼儿用断奏方法练习会比较适合。
全臂断奏法的作用在于找到手臂的自然落体重量通过指尖沉落在琴上的感觉,使弹琴时手臂放松,灵活,手指触键稳,准。
先让手的肘部向上抬起带动前臂再带动手腕,手掌提起,手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弯曲。手臂抬至谱架的位置,然后手臂放松,不对手臂施加外力,让手臂自己落下,落的时候弹奏的手指要比其他的手指略伸长一些,对准要弹奏的音,落下后按在键上,指端站立好,掌关节不能塌陷,手腕与琴键平行,触键的手指只要能支撑着就可以了,不要用过多的外力,其他不按键的手指只是放在键上,不再用力,不要碰响其他琴键,也不要过高翘起,造成紧张。手型保持,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全臂断奏的过程。
从第一个音开始发出好听的声音(比较亮,比较有共鸣)。